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特约专栏

  • 世界华文微型小说阅读札记

    古远清;

    近年来,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的创作图景可用"异彩纷呈"四字来形容。其中马来西亚曾沛的微型小说充满质感与美感,郑若瑟的微型小说涉及到道德主题与悬念设置问题,心水的《养蚂蚁的女人》是一部凭感觉把握的微型小说,梦凌的微型小说集《结》则洋溢着青春气息。

    2014年06期 v.28;No.116 1-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7 ]
  • 凌鼎年微型小说论纲

    周志雄;

    凌鼎年是一位有文化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作家,他的微型小说勾画了时代的生活百态与社会变革的历史图景。凌鼎年的微型小说有很鲜明的地域色彩,让人感受到文化风情的魅力。凌鼎年精通微型小说的各种技巧,积极探索各种微型小说的写法,他有深刻的洞察力,善于体察细微的人生与人性,有丰富的想象力。凌鼎年的微型小说题材广泛,体式丰富多样,语言风格多变,既活泼生动,富于阅读乐趣,又让人在"悦读"中增长知识,获得精神的提升。

    2014年06期 v.28;No.116 7-1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0 ]
  • 马华微型小说“微”探

    郭剑卿;

    微型小说无论从形制抑或内涵方面,处处体现其"微"特点。考察近年来马来西亚华文微型小说,呈现出三个特点:其美学特征在于"微摄"与"微雕";其美学品格属于"微讽"与"微笑";其美学内涵则堪比"南洋镜"、"万花筒"。

    2014年06期 v.28;No.116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5 ]

政治·法律

  • 巴克兰论罗马法中物的担保制度

    向东;

    2007年《物权法》构建的我国担保物权制度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因社会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对"担保物权"部分的具体解释,而解释工作依赖于对担保物权制度的深入了解。这些又都离不开对罗马法中相关制度的理解。巴克兰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的罗马法学家,对他作品中物的担保部分的参悟,是了解罗马法中物的担保制度的捷径。

    2014年06期 v.28;No.116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3 ]
  • 国外促进社会公平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谭爱国;

    在当代,西方国家面临着一系列社会问题:一方面,社会群体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宗教与种族歧视日益凸显。于是,这些国家陆续出台促进社会公平的若干措施,如推行市场化运作的全民免费医疗,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保障农民发展权利,将政府的工作重点定位于社会公共服务,帮助残疾人及抚养儿童的家庭走出贫困。国外社会公平建设对我国有若干启示,主要是开拓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渠道,以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通过社会化的救助模式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

    2014年06期 v.28;No.116 21-2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2 ]

哲学·历史

  • 论宋代交引铺户与入中、榷卖的关系

    张玲;

    宋代为解决边地军需问题,国家让渡部分盐茶之利,召募商贾入中粮草、物资于边地。具有信用票据性质的交引是入中与榷卖相结合的重要媒介。交引的发行是交引铺户出现的前提。宋代,交引铺户与入中、榷卖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入中与盐茶榷卖相结合中,交引铺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14年06期 v.28;No.116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5 ]
  • 吉米·卡特与埃以关系正常化

    贺雅琴;

    本文以吉米·卡特在埃以关系正常化中所起的作用为主要内容,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得出结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调整固然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而国家领导人个人的看法及其努力程度对局势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甚至在某些事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2014年06期 v.28;No.116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3 ]
  • 孟德斯鸠与中国

    曹文刚;

    孟德斯鸠是对近代中国有重要影响的法国启蒙作家。严复对他的名著《法意》的翻译体现了以中国传统文化归化西方思想的意图。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给中国的君主立宪派进行君主立宪的改良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持。孟德斯鸠与伏尔泰的思想观点既有相同的成分,也有很大的分歧。孟德斯鸠对中国的认识虽然充满了偏见,但也有正确的成分,伏尔泰则从正面描述中国,把中国当作理想国家加以颂扬。他们的中国观代表了当时欧洲对中国的双重认识。

    2014年06期 v.28;No.116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7 ]

云冈文化研究

  • 略论清代山西大同地区的刻书业和影响因素

    侯秀林;

    清初,山西大同地区的刻书业受统治者严厉的文化政策的影响,几乎没有什么建树。在经历了清代前中期的发展后,理学和经世实学渐兴,为大同地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容资源和文化支撑。地方官和文人也参与其中,积极支持推动刻书业的发展。至清末,山西大同地区刻书中也不乏经世致用之书。国家的文化政策、地方官和文人成为影响清代山西大同地区刻书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4年06期 v.28;No.116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5 ]
  • 多元文化共存的边塞古城:右卫镇

    彭栓红;

    边塞古城右卫镇,军事文化影响随处可见,堡子、长城、古城等军事设施至今犹在;右卫镇是走西口必经之地,边地商贸文化值得研究;有满汉回等民族,民族信仰复杂,但和谐共存。不管是商业文化、宗教文化还是戏曲文化都有着浓厚的军事历史背景。

    2014年06期 v.28;No.116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7 ]
  • 广灵秧歌百年历史发展述略

    刘兴利;

    广灵秧歌,是山西晋北的一个地方小戏剧种。纵观广灵秧歌的整个演进历程,从清嘉庆末年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时间跨度逾百年,可分为形成期、发展期、全盛期、恢复期及衰落期五个阶段。回顾广灵秧歌的百年发展史,既可对其历时性过程有所了解,又能对其走向衰落的原因进行深刻反思。

    2014年06期 v.28;No.116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1 ]

文学研究

  • 《上海女孩》的女性身份建构

    徐宏;

    邝丽莎的代表作品《上海女孩》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对亲姐妹珍珠和梅从上海移民到美国华人街的传奇经历。做为华人女性,她们面临着西方霸权和传统父权的双重压迫,她们处于整个社会边缘的边缘,承受着比华人男性更大的压力和困境。她们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中产生了身份的焦虑与迷失,并在建构女性主体身份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寻。本文结合后殖民与女性主义理论,从身份建构角度论述两姐妹的身份问题,探讨她们如何从姐妹亲情和故国回望中汲取力量反抗双重压迫,逐步从边缘向中心靠拢,在经济、家庭、文化三个方面建构女性主体身份。在全球文化交流合作日益频繁的今天,邝丽莎通过两姐妹身份的探求,不仅强调了女性主体身份建构的必要性,而且表达了一种中西文化相互包容、和谐共荣的美好愿望。

    2014年06期 v.28;No.116 48-5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8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3 ]
  • 电视剧《走西口》的符号学意义

    杨云;

    影视剧中的符号是常见的一种影视信息、作品内容的传达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事物的涌现,科技的进步,符号也在不断地转化着身份,改变着形态,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我们传达着日新月异的信息。本文通过分析电视剧《走西口》中符号的基本特征、基本功能,试图从符号学角度解读该作品蕴含的审美思辨、历史底蕴等,并论证符号在传播学中的意义。

    2014年06期 v.28;No.116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4 ]
  • 从莫言作品获奖看“边缘文学”如何走出去

    耿小超;何魏魏;刘志强;

    中国文学在西方文学中被视为边缘文学。莫言荣获诺贝尔奖的事实说明中国当代文学在西方文学中已由边缘步入中心,其发展变化符合文学多元系统论的发展规律,成为阐释边缘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论中地位变化的有力佐证。文章在分析莫言作品成功走出去所涉及的影响因素外,也阐明了译者在文学翻译中所遇到的翻译策略选择问题。

    2014年06期 v.28;No.116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8 ]
  • 伍尔夫《黛洛维夫人》的意识流技巧

    王彦君;乔玲玲;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20世纪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之一,她摈弃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娴熟地运用间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手法、时间蒙太奇等意识流技巧来揭示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表达出对生活与现实的独特理解。其代表作《黛洛维夫人》就充分运用了意识流的技巧。

    2014年06期 v.28;No.116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9K]
    [下载次数: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2 ]
  • 简·奥斯汀小说中的道德对话

    陈秀渊;

    简·奥斯汀的小说以道德教化知名。与庸俗说教不同,作家巧妙地运用了文本的对话性这一叙述策略向读者传递道德训诫。根据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话性依存的前提为差异性、社会性和未完成性。奥斯汀小说中的道德培育也具备这三个特点,可见道德建构就是依托于文本的对话性来实现的,使读者在认同文本叙述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小说中所蕴含的道德寓意。

    2014年06期 v.28;No.116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6 ]

语言·文化

  • 古汉语语法现象异解三则

    杨尚贵;

    本文对古汉语虚词"而""已"和习惯说法"若是(如彼、如此)其……"作了与传统不同的解释,连词"而"字用在主谓之间纯粹表示逆接;陈述语气词"已"字用在陈述句句尾,主要表示肯定论断;"若是(如彼、如此)其……"等并不是"其……若是"、"其……如彼"的倒装,应该是两类性质不同的说法。

    2014年06期 v.28;No.116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1 ]
  •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机构性话语研究——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来访者会话的不对称为例

    王金花;

    机构性话语,指的是会话行为的内容涉及到了会话参与者的机构身份。其具有不对称性特点,包括知识图示不对称、权势不对称、心理期待的不对称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才能切实提高现实生活中交流的有效性。

    2014年06期 v.28;No.116 71-7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0 ]
  • 不同的语音意识对产出性词汇的影响

    李少敏;康宇英;

    在英语学习中,词汇的习得非常重要。本研究选取了52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语音意识测试和产出性词汇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语音意识中,音素意识对产出性词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音节意识,最后是节首辅音-韵脚意识。

    2014年06期 v.28;No.116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4 ]
  • 功能对等理论在比喻翻译中的体现——以《围城》为例

    师瑞芳;

    功能对等理论是尤金·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上个世纪中期在翻译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是早先传到中国的翻译理论之一。赏析珍妮·凯利和茅国权对钱钟书《围城》的英文译本,分析功能对等理论在该作品汉英比喻翻译中的体现,进而发现运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比喻翻译能有效地弥补文化差异,使译文更符合原文的意思。

    2014年06期 v.28;No.116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8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9 ]
  • 汉语音节结构对英语音节发音的负迁移

    杨晚英;文童;

    好的发音有利于提高语言交际的效率。音节是语言的最小自然发音单位,是重音、节奏和语调的基础。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单纯音素的正确发音并不意味着能发好英语音节。本文主要讨论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所犯的音节发音错误,通过英汉音节结构对比,基于语言迁移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学生音节发音错误的原因,并提出了消除负迁移的有效策略。

    2014年06期 v.28;No.116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4 ]
  • 语用等效与戏剧文本中成语的英译——以《茶馆》英译本为例

    高志英;

    对戏剧文本中成语进行翻译不仅要考虑成语字面意义下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要考虑戏剧语言可表演性、精炼和个性化等特点。语用等效强调翻译应该根据不同的语境,将原文的语用意义充分传递给译文接受者,使作品在译文接受者和原文接受者身上产生大致相同的效果。本文以《茶馆》英译本为例,对这部作品中的成语翻译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在戏剧文本翻译中应用语用等效原则的优势。

    2014年06期 v.28;No.116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6 ]

高等教育

  • 跨境高等教育模式与中外合作办学创新实践研究

    力明霞;陈淑珍;薛蓉蓉;

    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前提下,中外合作办学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每所高校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办学模式成为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就目前我国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现状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创新性的办学模式,同时就合作办学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014年06期 v.28;No.116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6 ]
  •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鲁玲;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提升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很有必要,也是学校保持良好稳定的就业态势、促进招生就业良性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人才竞争的高要求,学校帮助大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是刻不容缓的义务。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根据学校的学科分布和办学特色,针对社会需求及发展趋势,面向学生从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和教育实施入手,结合择业、就业、创业,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2014年06期 v.28;No.116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9 ]
  • 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意识探析——以山西大同大学2013届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为例

    韩翠萍;黄淑珍;

    小学教育专业是我国高校1998年新建的本科专业,以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为基础对2013届小学教育本科毕业生的职业意识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为对就业形势不乐观、为就业所做准备不足、择业意向不明确、择业意向偏高、择业观模糊,提出增强专业认同感、注重学科知识掌握、突出专业特长等对策,以期提高该专业每一个毕业生的职业意识和就业质量。

    2014年06期 v.28;No.116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6 ]

音乐研究

  • 论巴赫音乐的多重风格特征

    吴巧云;姬红兵;

    文章以西方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复调音乐大师约·塞·巴赫及其音乐创作风格为研究内容,论述巴赫在继承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开启主调和声风格乃至近现代音乐思维的音乐创作中所形成的多重风格特征。从历史的视角提供了认识巴赫及其音乐风格较为广泛的文献背景与史料知识,为研究巴赫的音乐文献,把握其创作风格,提供理论依据。

    2014年06期 v.28;No.116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55 ]
  • 蔡元培音乐美育思想主要内涵及其具体实践

    李作方;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积极提倡者和实践者,其音乐美育思想主要内涵包括: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普及音乐思想,东西方音乐融合创新思想,重视挖掘民族传统音乐思想,重视音乐美育的社会作用思想等。同时他注重身体力行,在北京大学等地实践其音乐美育教育的思想。

    2014年06期 v.28;No.116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0 ]
  • 歌剧《伤逝·风萧瑟》的音乐分析及演唱处理

    曹明明;

    歌剧《伤逝》改编自鲁迅先生的同名小说《伤逝》,《风萧瑟》是这部歌剧中"秋"的一部分,也是一首咏叹调女高音歌曲。本文从作者创作背景、音乐形象、演唱处理等方面对这首咏叹调歌曲进行分析,认为《风萧瑟》这首歌曲唱词优美简洁、富有诗意,旋律哀婉动人、引人入胜。

    2014年06期 v.28;No.116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下载次数:9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1 ]
  • 舒伯特《即兴曲0p.90 No.4》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

    曲怡;张琳;

    即兴曲是浪漫主义音乐艺术的重要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作曲家弗朗兹·彼得·舒伯特创作的钢琴作品《即兴曲0p.90 No.4》,是一首具有即兴表演音乐风格的作品,整首乐曲采用了简单的三段体结构,表达出作者的浪漫情思,刻画出优雅生动的音乐形象。

    2014年06期 v.28;No.116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1 ]